系部首页 系部概况 开设专业 师资力量 系部动态 学院官网 联系我们
 
 

因材施教,分类管理

美术教育系教师:赵亮

2021-03-28

  学生管理是很重要的事情,不仅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更要把握学生的意识形态。开学后在接下来的一周的军训中,我就像一个“消防队员”的角色。我的工作就是在努力的奔跑着,没有思路,没有方法。当我睁开眼睛时就在处理各种事务:带着各种病号跑医院,处理各种颜色的头发,男女生抽烟喝酒,女生懒散,男生旷训,不文明现象等。当我闭上眼睛时就是各种焦虑和担忧,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在我脑海中放电影。

  随后我发现必须更新思路,不能用传统的惯性思维处理问题。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结果将会使学生得不到帮助和成长,虚度三年光阴。

  案例分析和处理:虽然每个个体特色都是独一无二的, 但是大部分都有共性。因此学生管理工作在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面对个性鲜明的群体,只有正确把握学生特点,分类管理,因材施教,才能真正的帮助到学生成长成才。接下来我通过观察、谈话、下寝、与家长联系、查看档案,分析出学生的特点:

  1、学生来源的多样性。我们学校的招生改革,三分之一的学生是普通高中生,三分之一是单招、扩招的学生;另外三分之一的学生来自五年小高职。

  2、文化基础的差异性。普通高中生的分数从200多分到400多分,文化基础差异大,生源质量问题日益突出。主要体现在后来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的纪律约束方面。

  3、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大部分学生都是健康快乐的,但是由于专业特色,地域特色,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导致的学习困难和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方面比较突出。

  4、思想素质的多样性。团队意识缺乏,集体观念淡薄,诚信意识缺失,奋斗意识淡化等种种问题的突出,导致班级团体活动开展难度较大。

  根据以上特点,首先将学生分为重点关爱学生,潜力学生,优秀学生三个不同的种类,因材施教,精准帮扶。在高职三年时间内,按照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学习任务,指导不同的学生制定自己的生涯规划和成长计划。在日常工作中指导全体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真正做到将课本知识,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不要成为边缘人,让我的每个学生得到全面的成长。

  一、“重点关爱”学生的管理。

  用五心:爱心、细心、耐心、恒心、关心,深人到每项具体工作中,包括日常生活、学习指导,生涯规划等方面。培养他们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管的能力。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边实施边调整方案。本学期最主要的任务是和这部分学生建立朋友关系,取得信任,让他们在陌生的校园里软着陆,到校如到家,有关心爱护他们的老师。一个学期即将结束,这部分学生是我工作的底线守护。当前的情况是比较稳定。

  二、“潜力学生”。也就是中间部分的学生。

  这部分学生正好对上了现在的流行词“空心病”。北大心理健康咨询师徐凯文的演讲稿《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文章中提到,“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30%学生厌学”。但事实上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病" ,他们不知道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缺乏对生活的热情,感受不到生命的存在。我的这部分学生来大学之前信心满满,但是当理想在现实中触礁时,马上自暴自弃。我通过各种校园活动引导学生自由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积极探索自我。在这种状态中,学生会自己探寻“我是谁”、“我想要什么”的答案,一旦找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他们就不会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迷失自己。第一学期的校级和院级活动丰富多彩,很好的完善了他们的课余时间。

  三、“优秀学生”。

  这部分学生目标明确,计划清晰,一般都是学生干部,在班级、社团担任重要的职务。在学习、工作中是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去,像一颗不知疲倦的螺丝钉,慢慢的也有些优秀学生开始从“忙”转到了“茫”。因此要管理好这支中坚力量,我的方法是既放手让他们干事,又不放松对他们的监督、教育。从选拔出来的时候就教导我的学生干部“三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本学期是学生干部最难的时间,既要调整好自己适应新环境,又要开展工作。因此我经常在工作中告诉他们:不管遇到任何事情,背后都有我在。这种支持使我的学生干部的内心强大起来,从而迈开了成功的第一步。

  反思与启示:学生管理千头万绪,但绝无小事。作为学生成长导师的我们,每一句话每个决定都可能会影响-一个个体的大学生涯,甚至有可能会改变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我认为在学生管理中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我们调整心态,更新管理理念和方法。我们不能只做“消防员”,要做“灵魂导师”。社会环境在变化,家庭结构在变化,学生群体在变化。我们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改变习惯性传统管理模式,根据群体特色调整管理思路。

  其实管理教育工作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繁杂的事务中不能疲于应付上级任务,捡了西瓜丢了芝麻,忙忙碌碌中一定要见缝插针,贴近学生,走进学生,才能真正使我们的工作落到实处。

 
 
© 版权所有:晓华工作室 13836644986
学院官网